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丁氏的起源




        丁姓在《百家姓》排第177位,中國大陸第46大姓,台灣排名第60位。

歷史來源:

丁氏源自五支,炎帝後裔居多。根據歷來學者的考證,丁姓的最早始見,大致是在3100年以前的周武王伐紂之時。《姓氏考略》上所記載的:「太公金匱,武王伐紂,丁侯不朝,丁姓始此。」明白指出了當時就已經有以丁為姓的諸侯。

不過,古籍中對於這位丁侯的來龍去脈,大多語焉不詳,所以到目前為止,大家只能知道丁氏的具有悠久歷史,卻一直無從探知最原始的丁氏的家世源流。
  
        之後的第二支丁氏出現,就有詳實的源流可考了。依照《姓纂》和
《萬姓統譜》、《通志氏族略》等書的記載,出自姜姓他們是姜太公的後裔,發源於現在的山東省境內,其家族淵源,還可以遠遠地追溯到【上古的炎帝神農氏】,是最為道地、最為光彩的黃炎子孫。三書都是這樣認為的:「齊太公,支孫以諡為姓」。

西元前十一世紀,西周分封諸侯,姜太公望受封於齊。其子伎,死後諡號為「丁公」。其後遂以「丁」為氏。這一支丁氏,實際上也是後世丁氏之族的中堅份子。漢代以後,雖然陸續有三批人馬投入這個大家族的陣容,但千百年來的丁姓人,絕大多數都是來自這一支,算起來都是源自姜尚(姜子牙) 炎帝的後裔。



丁姓始祖姜汲
丁姓源流記載如下:
丁姓注音:丁「簡:丁」(ㄉㄧㄥ)漢語拼音:DING (Ting) 。
丁姓始祖:系出姜姓神農氏,炎帝第38代,齊太公子姜汲(丁公汲)之後,以諡為氏。
丁姓源出有五:

一、出自姜姓神農氏,齊太公子姜汲(丁公汲)之後,以諡為氏。丁公伋:丁姓始祖,周朝軍師姜尚(姜太公)的長子。

二、孫姓所改:三國吳大帝權之胞弟孫匡,改姓丁;江表傳:孫權因孫匡燒損茅芒,以乏軍用,別其族為丁氏。

三、出自子姓:春秋時宋國有大夫宋丁公,死後,其子孫以諡號為姓氏,稱丁氏。一雲出自丁侯的後裔。丁侯為殷商諸侯:周武王討伐殷紂時丁侯因不從而被周所滅,其祖孫散居各地,以丁為氏。

四、西域,今新疆大部分地區的人名中,最後一個字是丁的很多,進入中原漢化後改姓丁。(中亞穆斯林的姓din等遷入中國後發展成為丁姓回族)

五.楓窗小牘載:宋有無賴子於慶,欲依丁謂,一老儒教其改姓丁,後果得意。


丁姓衍生姓氏:

丁姓郡望:濟陽郡,戰國時為魏邑,西漢置縣,治所在今河南蘭考東北 ;晉惠帝時,將陳留郡之一部分設置濟陽郡,治所在濟陽。

丁姓衍生姓氏:丁姓總堂號:「濟陽堂」、「鐘德堂」、「夢松堂」、「雙桂堂」、「留余堂」、「承德堂」、「五果堂」

丁姓分堂號:馴鹿堂:堂祖後漢丁茂、萃渙堂。



丁氏名人:

丁蘭:東漢河內郡人,少年母逝,用木頭雕母像,每日服侍如活人。鄰居張叔,酒醉罵木像,用手杖擊像頭。丁蘭怒而打張叔,被捕。傳說告別木像時,像為他落淚(孝)。
丁密:東漢岑溪人,字靖公,以孝順而知名,父母亡故,在墳邊築屋守三年,相傳有雙鳧(野鴨)飛抵屋旁小池,見人而馴伏,時人以為是其孝行所感應。
丁肇中:美國物理學家。
丁俊暉:中國桌球運動員。
丁關根:中國政治人物。
丁盛:中國軍事人物。
丁文江:中國地質學家。
丁謂:加拿大著名企業家。
丁磊:中國企業家。
丁子俊:香港影視演員。
丁汝昌:清朝軍事家,曾任海軍總兵。
丁普郎:元末明初將領
丁汝夔:明朝政治家
丁西林:清朝物理學家。
丁日昌:清朝治台巡府。
丁元沂:山東首富丁百萬創始人
丁敬:清代篆刻家。
丁德興:明朝開國將領,受封濟國公。
丁繼嗣:明朝政治人物。
丁謂:宋朝政治人物。
丁奉:三國時期吳國名將。
丁原:東漢有名政治人物
丁石孫:中國數學家。
丁祖詒:中國教育家。
丁福祥:前公務員,現職商界。
丁穎:中國農學家。
丁光訓:中國宗教人士。
丁渝洲:民國軍事人物。
丁惟汾:民國政治人物。
丁學良:中國社會學家。
丁守中:民國政治人物。
丁濟美:民國政治人物。
丁子霖:六四事件天安門母親運動組織發起人。
丁家柱:港澳著名馬主。
丁一權:韓國政治人物。
丁部領(丁環):越南丁朝開國君主。
丁璉(丁匡璉):丁部領長子。
丁璿(丁穗):丁部領次子,越南丁朝末代君主。
丁禮:丁璉後裔,越南後黎朝政治人物。
丁列:丁璉後裔,越南後黎朝政治人物。
丁公壯:越南阮朝反抗法國殖民主義的革命家。
丁佛言: 中華民國憲法起草者,魯之靈光。

-----


台灣丁姓:

        陳顯萬人丁(金門景點),意指的丁是指家繁子嗣眾多的意思。
在台灣最在意的事是「添丁發財」 ~ 有男子伺出生添丁旺財的意思!!
在唐山姓丁的人多是回族,不是漢人呢!

台灣丁姓最大的聚居地在雲林縣台西鄉,當地三萬多人口中,丁姓就占一萬多人,因此流傳「台西丁一半」的說法。根據丁姓族譜記載,台西鄉丁氏是阿拉伯人的後裔。祖先丁蘇兩百多年前自福建省渡海到台灣,不斷漢化通婚後,目前後代子孫都沒有伊斯蘭教習俗,很多人也不知道本身具有中東血統,只有部分丁家子弟的外貌保有中東民族深邃輪廓,是「阿拉『丁』」血統的佐證。

台西鄉丁姓家族,主要聚集在海口、台西、海南、海北、山寮、光華等村。近年來與大陸的鄉親逐漸取得連絡,丁姓鄉親紛紛組團,返回福建晉江縣陳埭鎮尋根,意外發現他們原來具有穆斯林血統。

-------

鹿港也有一丁家大宅是縣定古蹟(進士宅)

        丁家大宅乃「閩南式」建築,與大陸陳埭的「進士宅」一模一樣,只是佔地面積稍大一些。一百多年來雖經過好幾次的修建,但是面目不改當年的古風貌。丁進士宅興建於光緒年間,是鹿港碩果僅存的進士第,當時興建材料均是從大陸載運花崗石板、 杉木、磚瓦等建材而成,迄今已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

前面三間店舖共寬約15公尺,深度約70公尺,總面積約三百一十多坪。店舖為一進、二進開始構成四合院。經過「照廳」再過「深井」便是大廳,兩邊是廂房,共有十間。後面有兩個院子,出去還有一處小花圃景光。在鹿港整修中山路上,如此大宅第可以說獨有僅有,堪稱「丁家大宅」。   

鹿港丁氏開台人,於清朝道光五年,攜年僅十三歲的四丁子克家公到台灣,在碼頭跑單幫,後來從販賣雜貨到經商.置屋,經營「船頭行-貿易商」,與大陸沿海做買賣,堂號「協源」,就此便在鹿港定居下來。據目前資料得知,丁氏族人應屬回族族民,當年樸實公攜子來台,為了「入風隨俗」就漢人拜佛登祖,延續至今。

鹿港歷史跟山東魯地一樣都是文學儒學發揚最高最普遍的地方,清末年間鹿港、福興地區文風鼎盛,在這種文風渲染下的鹿港人有著獨特的氣質,甚至連古時的販夫走族都能詩能文,曾有「賣豆漿能書法,賣麵線會吟詩」的諺語形容鹿港文風之盛。

----------------



為什麼要知道自己的根源:

歷史對自己的關聯意義;可以不必言語的血緣親切感 ;自然的超脫和家族生命的延續

「多面向家族故事」-

        我們華人受儒家思想影響頗深,千年以來文化熏陶使然,但如果我們先放下原本對人類繁衍的理解,而用生命流動的角度看著這一切,我們會看見生命以世世代代的方式交替,我們的前世其實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來世就是我們的孩子,生命以這樣的方式相續著。

生命的本質不變,然而樣貌不斷變化,如同汪洋大海同體一味,卻波波相續,生生不息;先是祖父母、父母、我們,然後是孩子,我們若真的打從心底看著我們的父母,也看到我們的孩子,再回頭看看我們自己,其實不難明白箇中道理。我們可以在自己身上看到從父母那裡得來的種種,也可以預見某些我們來不及完成的,將會在孩子身上開花結果,這實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的真意。

希望認清是經我們的生命得到延續的真相,與祖先的連接,不需透通靈人士一樣,可知上輩子的智慧陪著你一起看向生命,從無始而來,靜緩深流著,透過我們的祖先及父母,流向我們,也將從我們的孩子身上,流向不可知的未來。唯人人得以親見,否則不能名為真相。

業(karma),在梵文為「造作」之意,所以「業力」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講就是「移動」的意思,就我們直觀家族系統的繁衍、發揚、遷移,傳承!

必定不難發現每個生命系統或家族內部都有不同的移動在不斷運行著,所以一個人為什麼會有糾葛,為什麼會在無意識層面受到家族其他成員的影響,是因為系統內某些移動還沒完成,而這些移動是和他本人無關的,屬於上個世代的移動沒有完成,它就會延續到下個世代,或者是再下個世代,一直到這些特定的移動完成為止,所以才會有代間傳遞的現象。

我們常見到某些深受身心疾病所苦的家庭,生的孩子也特別多,接觸性的年齡也可能比一般人早,我們可能會皺著眉頭覺得既然都這麼苦了怎麼還一直生,都自顧不暇了怎還有辦法照顧孩子,根本不符合優生學;然而我在這裡看到系統本身尋解的智慧,就是因為糾葛如此巨大,所以家族若越是龐大,成員個體間所分擔的命運與責任相對的也變小;世代越多走得越是久遠,則系統內這些強烈的移動也會因世代更迭而逐代趨微。

輪迴(samsara),梵文字義為「繫縛」,因為被執著綁著所以有輪迴,輪迴指的是一種被繫縛的狀態,它只是一種妄想的情境。我們以馴象為例,馴象只要腳上套著腳環繫在木椿上,就只能在特定範圍裡活動,對一隻成象而言,其實要扯掉草繩或拔出木樁並非難事,但因為馴象都是自小就被綁著,繩子和木椿對牠來說何其巨大,隨著小象長大,木樁雖然相對變小,象的身形氣力也大到足以掙脫繫縛,但因對繩子及木樁的既有概念並沒有改變,所以還是無法掙脫;而另外一個層面是,剛出生不久的小象其實並不需要繫縛,因為牠只會緊跟著母象,看到被繫縛的父母可能還會打從心裡渴望和他們一樣,之後看到馴象人來綁牠時可能還會暗中竊喜,心想終於可以和父母一樣,就因為小象自小就看著父母被繫縛著,既然父母都掙脫不了,那自己當然一點機會也沒有。

所以真正綁著象的是什麼,是腳環?繩子?還是木樁?其實都不是,而是牠既存的概念。

我們為了面對某些情境會發展出特定的模式,這樣的經驗有助於幫助我們突破或是適應所面對生存環境,這是自然而且是有利於生存的,但若是那樣的情境已經結束,但行為模式卻仍持續著反而會變成一種障礙,這在創傷經驗裡經常看見,所以我們常會聽到人們說:「有些事情永遠不會過去。」是因為他們自己不讓事情過去,而緊抓著糾葛不放。如果這樣的行為模式沒有辦法突破,系統本身有著尋解的能力,上天會試圖讓系統內其他成員來經驗相同的情境,希望能有機會打破循環,但因為成員通常無法跨越內在渴望歸屬及對血源忠誠的限制,所以成功的機率也就微乎其微,單一的模式過不了多久就演變成了循環的模式,代間傳遞於焉產生。

就如同人們對輪迴、業力抱持著似是而非的概念,同樣的也對解脫輪迴以及清除業力存有一些幻想,認為可以藉由「苦修交易」來達成清除罪業及超脫輪迴的目的,在這些看似積極的行為背後其實很少有正向性的動機以及真實的大愛在流動,而是藉由控制環境領域來達成一己之私,現代人對靈性的渴求來自對現實的不滿,而且絕大部份是來自對父母的怨懟,所以修練者如恆河沙數,成就者卻屈指可數,因為大多數不是在修練,而是逃避以及自我安慰。

只而靜觀其變注意誰的移動任務還沒完成,這樣的排列過程也許要花上很長的時間,當場域的能量耗盡時,就表示移動完成,這時不屬於案主個人移動已經結束,當糾葛不解自解,他就會感到回歸中心的平靜。阿含經裡那句「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說的其實就是這個超然的解脫現象。當脫離束縛的大象牠仍是大象,牠不可能變成別的東西;牠的父母同樣是那兩隻老象,不會是其他的,但牠可以以大象的身份擁有比較多的選擇,不管是走入山林與野象為伍,或仍留與其他馴象一同工作,亦或是離群索居,都能從容自在,對牠來說牠的生命質地已然不同。繫縛解開了,移動完成了,並非表示我們就擁有完全沒有限制的人生,來自家族的命運和責任也一樣持續著,但大抵上我們可以比較純然地活著。

3 則留言: